顯示具有 陳水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陳水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

[雜談]政客與踏腳石。[攝影][台北]踏腳凳。

寄件者 2008 Taipei

特地選這張照片來紀念中華民國史上第一次羈押卸任總統。


今天上午,台北地院合議庭以陳水扁前總統涉嫌貪污罪行重大、且有勾串共犯和湮滅證據
之虞,裁定收押禁見。



政治人物經常拿身邊的人和支持者當做踏腳石往上爬,陳水扁是如此、在2004年選舉之後
率眾衝撞高雄地檢署的邱毅也是如此。

陳水扁將身邊的侍從一個個棄子、築起一道又一道的防火牆;在指揮車上喊衝的邱毅把責
任推給開車撞鐵閘門的司機,又何嘗不是過河拆橋。


從民主政治的角度來看,他們不但拋棄了身邊的人,也辜負了投票選舉他們的千萬選民。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官。


2008年三月、有超過半數的選民把掌舵的責任交付給馬英九,但是並沒有賦予他和他所領
導的政府可以踐踏人權、走民主的回頭路。



人民不是踏腳石,掌權者當以為戒。






--------------關於照片-------------

在誠品敦南店拍照的時候,被這張椅子吸引了,試著從不同的角度捕抓它的神韻。

我喜歡這張照片的感覺,有點蒼涼的禪意。

剛好用來配合今天的主題。


繁華落盡總成空。

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

[攝影][評論]中正紀念堂施工危險?

dangerous under construction施工危險

和黃信介先生當年所說"只可以做,不可以說"的事情比起來,中正紀念堂改名這件事啊,可以說是一點兒也不危險。所以說,今天上午我看到在廣場前頭拉起來的蛇籠的時候,還真覺得啼笑皆非呢。

我個人覺得,蔣中正一生蓋棺論定,整體評價大概比毛澤東要好蠻多,尤其這兩個獨裁者晚年的表現差異非常大。但是若要說他到底值不值得這麼大一個紀念堂,我認為非常值得商榷。

只是這次民進黨政府如此便宜行事的處理中正紀念堂改名問題,實在是有點小家子氣。

小杜白雲兄當時對於陳水扁總統想拆中正紀念堂的新聞,寫了一篇我很欣賞的"幹嘛要拆中正紀念堂",提出的建議是我認同的大氣魄作法。其中有句話我覺得寫得很好:

"歷史不該盲目的美化;也不應該盲目的抹煞;我們應該要正視歷史,由事實中發展自我對歷史的看法。"




Cannot see看不見

這次趁著廣場牌樓整修,順便搭個架子把"中正紀念堂"擋起來。主其事者大概對於這樣的點子暗爽在心吧。處理這種有歷史意義的大事,只有這樣的程度,真是讓人見笑了。

這樣遮住就看不見了,很好很好。

怎麼樣,這叫做非禮勿視嗎XD

這還真是"便宜"行事了。作為中正紀念堂的直屬上級,教育部應該是脫不了關係吧。

看到這種作法,讓我想起國民黨曾經做過的一件事。

大約在民國六十年以前,如果從國外來的雜誌有關於中國的報導,不符合國民黨的規定的話,會遭到以下幾種待遇。第一,整本書禁止進口。第二,相關的那幾頁裁掉。第三,把有問題的字句塗掉。第四,在問題字句上頭另外蓋個章。這種作法,就好像小時候看007,當電影放到香豔刺激的段落的時候,場內就會聽到此起彼落的"眼睛閉起來"。

好一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我們堂堂中華民國教育部的杜正勝部長,還真是讓人XD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