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摩托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摩托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攝影][台北]母女三人騎機車。

寄件者 2009Taipei

年輕媽媽負責騎車,小妹妹蹲坐在前面,姐姐坐在後面,三人有如夾心餅乾。

看來還在唸幼稚園的妹妹沒有戴安全帽,我覺得有點危險。

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

[攝影][台北]小小摩托一家人。

寄件者 2008 Taipei

標題說是小摩托車,其實這台在機車裡頭已經不算小了,但是上頭載了一家四口以後,還是有點擠。

這家人在路口遇到紅燈停下來、剛好碰到認識的人,後面的媽媽和兩個孩子都很熱情地和朋友打招呼聊天,我在燈號剛換、爸爸開始催油門,其他人轉頭道別的時候按下了快門。

我從小到大,坐過摩托車的次數用兩隻手數還數不滿。但是我可以想像,從小坐著爸爸媽媽的摩托車長大的人,對於這種雙輪交通工具的特殊感情。



摩托車在台灣是很常見的交通工具,但是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並非如此。幾年前、在美國唸書時的學長來訪,我們在公館羅斯福路新生南路口剛好遇到下班的浩蕩摩托車陣,排氣管的噪音從遠方傳來聲勢頗驚人,他看著遠方的雙輪機動大軍,有點擔心、又有點不好意思的轉頭問我說,拼榖、那裏沒有什麼事吧?

這天外飛來一筆的問題害我愣了一下,想笑又不好意思笑。我猜他小時候看梅爾吉勃遜的衝鋒飛車隊系列看太多了XD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攝影][台北]摩托車大軍。

army of motorists摩托車大軍

我了解摩托車為很多朋友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我對於這種雙輪機動車輛所帶來的巨大噪音和汙染非常反感。如果大家仔細注意一下,很多機車引擎的噪音要比大多數小汽車還要厲害;而且機車排放廢氣的標準居然比汽車要鬆,要是說沒有機車廠商的介入運作我是不相信的。

我的看法是,我支持修訂機車噪音以及排放標準,並且全面嚴格執行,並且嚴懲不肖的定檢業者。同樣的,也應該對汽車以及大型車輛同步推動更高的標準。在此同時,捷運和其他公眾運輸系統的強化和提升,以及對低污染的替代性交通工具的補助和扶助更要同時進行。

台灣現在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生活水準要掉到像菲律賓那種水準大概是不會了,但是要整體提升到西歐北歐的先進水準卻差了臨門一腳。這一步如果跨不下去,可能就在目前的狀況原地徘徊個十年二十年,那就糟糕了。

我一直覺得尋求個人利益與群體利益雙贏的局面是政府和政治人物應該要努力的目標。



這裡還有從前整理的機車騎士照片:

強者機車騎士:衝刺。小幫手。機動工作室。活動菜籃。方向。

機車騎士:帶來新幸福。環抱。車載車。等綠燈大軍。

機車族:老外機車情侶。三口。黑星。三桶瓦斯。口罩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