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雜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雜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攝影][台北][雜感]銹。眼淚。

寄件者 2007 Taipei

生銹的鋼釘,在水泥牆上留下淚水的痕跡。

淚已乾,痕依舊。



照這樣的速度,等到水泥牆不在的時候,鋼釘還健在嗎?

鋼釘束縛了牆,但是正因為這牆、釘子才有存在的價值。





江湖險,人心更險。

兩面作戰的複雜程度數倍於單線作戰。

最危險的敵人,往往在內部。




戰鬥不是人生的唯一選擇。

緊握雙拳,什麼也抓不到;張開雙臂,讓我們擁抱全世界。



聖嚴師父說得好: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2007年6月7日 星期四

[攝影][雜感]建中代表。

建中代表

走在寧波西街上,前面有一群學弟,趁著等紅燈的時候,留下了這張照片。

我也曾經背負著這樣的身分,不論是以團體的身分或是個人的身分。

還記得聯考考完自己算成績的時候,就估計應該是沒有問題,在心裡暗爽。老師和校長問的時候,剛開始還故意報低一點,害他們替我緊張了一下。放榜的時候,因為作文的分數相當高,又往上推了一點。說實話,那個時候、還真有一點驕傲。

建中是個好學校,有很有意思的同學們(也有很詭異的同學們),有一些不錯的好老師(當然也有不理想的老師),唯一可惜的是沒有女同學。建中和北一女學校這麼近,如果能夠交換選課的話多好。


今天在攝影網友的網誌看到建中畢業典禮的照片,想想自己畢業已經二十年了,以此為記。

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

[攝影][雜感]雪梨疾駛的雙層火車

Moving移動

這張照片讓我想到時間,稍縱即逝。


人生就是這樣不斷的往前,身在其中的人,就像火車的乘客,若不是往外看,是感受不到速度的。

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們不但看到疾駛不停的列車,我們也看到一張張臉;如果仔細看,有些面孔是茫然的。


想想看,我們自己,或是身邊的人,又何嘗不是如此。現在在哪裡,要往何處去?

火車不等人,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朋友的孩子裡頭,最大的已經六年級了。一個人的人生,可以有多少個十二年呢?

半大不小的小朋友在他們的網誌裏頭嘻嘻鬧鬧地填著好笑的問卷:
你/妳的初戀在何時?[世界末日]。
現在有沒有喜愛的人啊?[我大家都喜歡]
妳期不期待結婚呢?[......]

心裏頭想的,跟螢幕上打的,一不一樣呢?



火車開啊開啊,有人上車了,有人下車了,開到終點站,車廂清空,掉頭,重新來過。


讀著這些孩子半認真半玩笑的問卷,我不禁想問自己:當我下車的那一刻,會是怎樣的心情?

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

[攝影][雜感]雪梨街頭一家人。國際人。

family一家人

這是很平凡的一家人,爸爸媽媽和女兒,左後方那位女士大概是路人甲。

小女生很可愛,臉蛋紅撲撲,還待了一頂粉紅帽,條紋褲最近正流行(我從喬伊蘇和昭恩的shimano那兒學到的)。但是仔細看的話,眼神是有點迷惘的。

未來,會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呢?


作為半個國際人(我也不知道比例要怎麼算,總之是胡亂給個數字),我相信國際化和全球化的潮流是很難抵擋的,雖然然也許在這個大潮流之下會偶爾看見逆流或是個別落後的區域,但是在我有生之年,這個力量應該會是這段歷史裡頭很重要的一部份,甚至是核心的部份。

出國,坐飛機,國際機場,連結機場與都市的高速公路,大都市,連鎖飯店,這些東西其實在各個國家之間的差異是不大的,也許語文不同,但是你總能找到一些類似的地方。國際人在他鄉奔波,這些全世界都差不多的東西,也許就成為了另一種故鄉。

前兩天,在晶華酒店的大廳待了一會兒,有日本團在旁邊集合,對面的亞裔女孩子打電話回家,旁邊一個看起來在外商工作的先生忙著打電話回office,一時之間,我竟然分不清,我是在故鄉,還是他鄉。


星期三又要出發了,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呢。

2007年2月24日 星期六

[攝影][雜感]從Flickr的瀏覽量與最愛數談起

TV reporter採訪記者

looking遠目

前兩張是我在Flickr的帳戶目前唯二超過2000人次瀏覽量(views)的照片,目前我ㄧ共上傳1336張,總瀏覽量31,033次,這兩張分別是2,090與2,040次。什麼樣的照片可以衝人次,我想從這兩張照片的特性可以看得很清楚。

那麼,Flickr的讀者水準到底如何呢?接下來的兩張照片是拼穀目前最愛數(favorites)最高的照片。這兩張分別拿到13與12個最愛,瀏覽量則是274與367。這也是我很喜歡的兩張照片,可以說,獲得favorite的照片大抵上和我的偏好差異不大。

Writing書寫-推理區

Very focused

比較這兩個做什麼呢?瀏覽量代表了網路使用者裏頭高度使用者裏頭一個強勢族群的特性,如果抓到這群人的眼珠,網站流量大概不成問題。問題是,這些人是我們的目標族群嗎?

這樣說好了,如果看熱鬧和看門道的客人沒有互斥的話,用量來衝質是一條可行的路;但是如果因為衝量而嚇跑了我們真正重要的目標族群,那就有點得不償失。

我目前在無名的文章更新速度很快,快到讓我覺得有時候也許一陣子沒來的朋友會錯過一些我覺得他們可能會喜歡的照片,所以我希望用Blogger這裡量少質精的做法可以適當的解決這個問題。


-------------------------------延伸網誌---------------------------

為了增加閱讀的趣味,也順便增加一點長尾效應,依照順序,這四張照片分別對應的網誌是

遮陽帽記者小姐

藍比基尼美少女

閱讀的姿態

閱讀的姿態

2007年2月14日 星期三

[雜感]春江水暖鴨先知-無名無預警維修

jumping ahead歡躍

這張照片是2006年7月在雪梨的Manly海灘拍的。


7月是澳洲的冬天,雖然那天是個大晴天,要下水還是需要一點勇氣。無名小站這一路走來,也算是台灣blog市場的先行者,對於水溫的冷熱應該是點滴在心頭。

沒想到wallop也會吃text,剛剛寫了一大段付諸東流水XD

我想說的是,很久沒早起了,今天清晨一開電腦就看到無名維修告示,真是百感交集。http://www135.wretch.cc/

看來是有計畫的維修行動,但是為什麼不事先告知呢?

作法比以前是有進步了,但是還是很粗糙,上新聞是難免了。


領頭鴨一定會承受最大的壓力,這點覺醒要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