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拒絕蘇花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拒絕蘇花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攝影][臺北]回眸。

寄件者 2008 Taipei

背景是今年三月的青年拒絕蘇花高活動。

這個回頭的眼神讓我聯想到很多事。

雖然說我們在攝影的時候追求決定性的瞬間,但是畢竟真實的人生是連續的,不是由斷斷續續的切片拼湊成;換言之,決定性瞬間只是對於現實的一種擬真,或是作為喚起我們回憶的一種方式。

這張照片讓我們對這個女生的情緒有一些猜想,但是猜想畢竟總是猜想,也許這只是表情轉換的一瞬而已。


政治是殘酷的,尤其是在沒有足夠的歷史縱深的時候,我們對政治人物的評斷很容易受到特定事件、尤其是最近的大事所影響,換言之,天平上的砝碼、是不等值的。

對於民進黨的選舉路線,邱義仁的功勞怎麼算都不會小。但是現在大家看到的,恐怕都是在秘密外交的大海裡頭翻船的邱義仁。連在高鐵車廂裡頭都能聽到關於十億的對話,讓人覺得有點唏噓。

不是我說,邱義仁面對鏡頭的表情,在特殊狀況出現時候的表情,真是害他不淺。

2008年4月19日 星期六

[攝影][台北]書寫。

寄件者 2008 Taipei

認真的女人最美麗。



這張照片是在青年拒絕蘇花高活動拍的,這位女生低著頭、專心地寫著些什麼,也許是文字記者吧。


有些人在專心致志作一件事的時候,臉孔會發光。


表情會牽動臉上的肌肉形成種種線條,有些線條雖然不是很柔和,但是卻很耐看。

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攝影][臺北]淺笑回眸。

寄件者 2008 Taipei

這是在總統大選前的青年拒絕蘇花高活動拍的。

我喜歡自然的、流動中的表情。

有時候,從看似定格的一瞬間,我們可以勾勒出前一刻和後一刻當是如何。





不論是自然科學或是社會科學,有很多議題討論的核心都是預測。

我們拿著形狀各異的水晶球,總希望能夠看遠一點。


張系國的棋王碰觸了這個議題,也給了一個很有趣的答案。


再好的機器,也是會壞的。







如果你撿到一個水晶球

只能用一次

那麼

你會想要看多久以後

想要看什麼?













對未來的無知

其實




是一種祝福。

2008年3月29日 星期六

[攝影][台北][拒絕蘇花高]大眼美女藍綠燈。

寄件者 2008 Taipei

這是在拍青年拒絕蘇花高活動的時候擷取到的一瞬間。大眼睛的漂亮女生看著遠方,不知道在想什麼。

背景是謝蘇競選總部台灣維新館,藍綠小燈其實是裝飾大樓用的長條LED燈。我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東西,我猜蠻省電的,也蠻亮,晚上應該會好看。

藍綠融合以後,到底是藍還是綠呢?

說實話,看著中間那塊重疊的區域,我還真說不上來。



不管叫做什麼顏色,總之,不要變黑就好。

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攝影][台北][拒絕蘇花高]可愛的笑容。

寄件者 2008 Taipei

這是三月中旬選舉前,跟拍青年拒絕蘇花高活動的時候,在馬蕭競選總部附近拍的,那時候應該正準備搭公車去謝蘇總部。

有些人的笑容是甜的,真可愛。

不知道左邊那位同學說了什麼好玩的事情,讓女生這麼高興^^


這幾年慢慢發現幽默感真的很重要。



今天突然有一個領悟。

學習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將不確定的因素降到最低,並且把對於未來結果的能見度或是可預測的範圍提升到最高。

上面講的是一個收斂與控制的過程。

有沒有學習,是反其道而行的呢?

在大破大立的過程中,也許會出現那樣一個階段。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攝影][台北][拒絕蘇花高]酷酷的女生和她的一票。

寄件者 2008 Taipei

上星期四,因為看到李偉文先生的報導,就抽空跟拍了青年拒絕蘇花高的活動。

如果想要知道更多的細節,可以看這篇青年拒絕蘇花高(I):青年特寫於馬總部

這張照片是在307公車上頭拍的,學生們正要從馬總部換場到謝總部。我站在司機後方的位置,看到陽光從窗戶透進來,照著這個若有所思的女生和她的一票。很喜歡這個畫面,趕緊抓起相機拍了幾張照片,包括這一張和前面引用無名網誌的第一張照片。

後製的時候沒有特別增加曝光,雖然這樣臉部有點暗,但是我個人蠻喜歡這樣的感覺。


民主的路還很長。


前幾天環評委員決議擱置蘇花高環評案,我認為這是一個負責任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