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媒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媒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攝影][台中]醉翁之意。[雜論]媒體與陳幸妤。

寄件者 Taiwan

這張照片是在高鐵台中站拍的,這位先生應該是在等人吧,剛好面對這張泰國的廣告,形成了某種不可言喻的趣味性,雖然標題寫成"醉翁之意",但是明眼人應該可以注意到畫面呈現的感覺與事實不符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重點是,這張照片達成了特定的效果。


對於某些主流媒體而言,真相不重要,能夠呈現出來的效果最重要。


陳幸妤前兩天又發飆了,先是因為蘋果日報尾隨的狗仔車而闖紅燈,第二天又在被立體媒體攔路訪問的時候大發雷霆:



我的確對陳幸妤有相當程度的同情,而且我也認為媒體這樣追逐一個"半公眾人物"是很有爭議的,但是我認為陳幸妤之所以有今天的遭遇,她自己和媒體的互動方式也要負相當程度的責任。

訪問影片裡頭背景有個阿婆說得很對,陳幸妤發脾氣只是讓媒體更高興而已,就好像血腥味會引來更多的鯊魚一樣。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不回應,或者用具有幽默感的態度來面對,才能夠真正幫助她自己,也才能夠獲得真正的安寧。

我們反過來講,如果陳幸妤在接受訪問的時候,平靜的對她前一天不慎闖紅燈的行為道歉,再輕輕的提一句被狗仔車貼身跟蹤的困擾,我相信大家對她會有更高的同情,對狗仔隊緊追不捨的作法也會有更多負面的評價。

一句老話,攻擊只會招來更多的攻擊。

主流媒體最喜歡的題材之一,就是衝突。作為前總統的女兒,何苦加入灑狗血的行列呢?

馬唯中和馬元中在台灣的時候也不是沒有被跟拍喔,大家仔細看,她們低調至極,能不說話就不說話,所以呈現出來的鏡頭只有短短幾秒鐘,因為沒有吸引目光的價值。拍來拍去都是一樣的東西,不要說觀眾會失去興趣,連媒體人自己也會覺得煩。

陳幸妤發飆也不是第一次了,我最不能了解的是,她身邊有這麼多的人,為什麼沒有人能夠勸她修正一下自己的作法呢?

到底是公主聽不進逆耳忠言,還是公主身邊的人沒有一個敢講真話?

2007年3月20日 星期二

[攝影][觀點]相機和死亡筆記本的後頭有什麼

in front of something路克在後頭

這張照片是在去年九月攝於凱達格蘭大道。在倒扁反貪腐活動開始以前,我從來沒有注意到市面上有這麼多鮮紅的衣服。現在回頭看倒扁,我認為最具有影響力的兩件事,一個是紅衣,另一個是九月十五的圍城,相比之下,其他的花招都可以不論。

言歸正傳,這張照片的背景大家認識嗎?如果看過死亡筆記本(Death Note)的人也許可以發出會心一笑吧。這是死亡筆記本電影的車廂廣告,一輛公車剛好經過這位攝影朋友的背後,我抓住公車經過的那一瞬間,留下了這張照片。

如果您沒有看過死亡筆記本,Wikipdia的死亡筆記本條目可以提供您完整的資訊。

故事的大綱是這樣:日本少年夜神月撿到了屬於死神路克的死亡筆記本,在這本筆記被寫下姓名者都會死於非命。夜神月先是用這本筆記殺了許多歹徒,深獲輿論的好評,但是後來因為警方的追查,為了掩飾自己的身分,殺戮的對象開始延伸到調查的一方,包括有名的少年偵探L。故事的結局是月為了掩飾自己的身分,終究走火入魔而死。這張照片的背景,左邊是少年夜神月,右邊的怪臉屬於愛吃蘋果的死神路克。

少年獲得了筆記本,就有如潘朵拉的盒子一般,一旦打開,難以收場。筆記本賦予少年難以想像的力量,從此沉溺日深,終至不可自拔。筆記本就像一把兩面刃,可以傷人,一個不小心,也會傷到自己。

相機和筆記本也有類似之處,它讓我們寫下身邊的人事物,在一瞬之間。夜神月為了繼續持有和使用筆記本、為了繼續擁有制裁行動帶來的越來越巨大的掌聲,花了無數的心血和算計。喜歡照片的朋友們,也有許多人為了得到美好的畫面四處奔波,或是為了獲得網友的掌聲而花下時間和心力在後製作,以及購買新器材。

掌聲、人氣、以及虛榮,帶來比筆記本更大的危險。


殺君馬者道旁兒。



相機就像筆記本,不只對持有的人產生影響,也對他人產生影響。

相機的持有者和被攝者之間,經常會產生一種不對稱的關係,這尤其發生在攝影對象不想入鏡的情況下。上述的情況最常見、張力最大的例子,就是媒體的攝影記者和某些新聞焦點人物,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包括陳水扁總統的女兒陳幸妤,當然也包括狗仔隊追逐的眾多對象。

這種現象難道只發生在攝影記者身上嗎?當我們的相機越先進,望遠鏡頭的倍數越大,我們的目光能夠投射的範圍也就越廣。相機就好像一頭吃不飽的魔獸,不斷把身邊的畫面吞噬,再吞噬,相機內建的人工快門聲就是愉悅的安魂曲。

我雖然相信天地萬物皆可入鏡,但是我認為我們心中都應該要有一把尺,而每個人的刻度或有不同。

我個人的判準是,若是換成我是被攝影的對象,我對於被拍攝會感到不愉快的時候,我就不按快門。


我個人認同的攝影精神,本質應該是紀錄,而不是狩獵。

紀錄是一個相對被動的行為,一個收納的過程;狩獵是一個相對主動的行為,一個攫取的過程。


最重要的差異是,紀錄不會流血,但是狩獵會。